昨日青春原名:Happyend,又名圆满结局、青春末世物语(港、台)、地震、Earthquake
发布于2024年。由空音央执导,并且由编剧空音央携幕后团队创作。集众多位栗原飒人、日高由起刀、林裕太、彭泽萱、祷云母、阿拉季、佐野史郎、渡边真起子、中岛步、普希姆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。并于2025(中国大陆),2024-09-02(威尼斯电影节),2024-10-04(日本)公映的电影。
豆瓣评分7.9,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,值得收藏看,推荐大家观看。类型为剧情的电影。创作于日本、美国地区,具有日语、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。
第81届威尼斯电影节: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(提名)。
第18届亚洲电影大奖:最佳新导演(提名)。
第8届平遥国际电影展:罗伯托·罗西里尼荣誉 罗伯托·罗西里尼荣誉·评审荣誉。
影视分享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在线或者下载资源,我们将会努力的寻找,请您继续关注。
豆瓣评分7.9,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,值得收藏看,推荐大家观看。
——以上信息由影视分享提供
**游戏机
灵啊灵啊!我是盲盒观影的,惊讶于哪个青年导演成熟度这么高,出来一看是坂本龙一的儿子,难怪了...审美很好,感情也非常细腻。一群拒绝守规矩的“坏孩子”的青春白描,国产青春片我从来没看过能把一群“校园混混”拍得这么招人喜欢的,角色有主次之分,但每个孩子都很有个性很生动(比如矮个子小男生毕业典礼上衣*背后嘲讽校长的图案,小男生跟会说点中文有点野性的女孩也很好磕),留白很多,但意思都传达到位了。对zz议题、多种族融合、都市留守少年心理的关注,通过****(人家是软科幻但我们这已经成为现实了)对社会权力的隐喻和讽刺,主题很多很大但又没有生硬的说教味,有属于年轻人的稚拙和冲动,音乐元素和选曲品位就更不用说了,有他爹的无敌曲库优势。90后的空音央前途无量啊
黑桃生
这完全是香港…然后我要说,“不合时宜”喊出警察**权贵的女生有**思考,只搞音乐和微小反抗的竹马有**思考,唯独听了一轮键政就觉得自己有**思考了的男主没有**思考,但是呢还这么年轻,所以也是一种happy ending
マクガフィン
在这样一个全世界右倾的**去怀念一群战后的左翼学生还真是让人感动。一想到导演是教授的儿子,就觉得更动人了。真是如父如子啊!
天马星
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谣言四起,仇恨在日**人和华人的日本****者借机发起**,史称东瀛**;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后,日本政府和东电隐瞒情况延误时机,造成七级核泄漏事故;不久的未来,南海海槽大地震将席卷日本。在日本,地震是普通民众的危机,也是当权者施行控制的借口,如果不反思历史,当危机来临时,***未必不卷土重来。空音央从地震危机尤其是上述三场地震获得灵感,将这种情绪与自己的高中生活结合,创作出这部近未来反乌托邦青春片。在导演的镜头中,有人是青春的热血者,他们呐喊着,在呐喊中反抗,也有人是青春的悲观者,他们沉默着,最后在沉默中爆发,但不管是谁,他们都迷茫过,愤怒过,抗争过也失去过,他们的青春是什么样子,社会就是什么样子。最后想说导演选择的音乐与问答时的低音炮都太好听了#HKAFF
海带岛
以少年的个人选择应对了看似对六十年代**的招魂,影像成熟老练精准到让人惊异,对建筑空间和城市氛围的捕捉是近年日影的大惊喜。即便对右翼大环境的讽刺有点幼稚,也盖不住最后一帧镜头剪辑传达出的清爽、幽默,这正是那个打动人的坚毅内核。看完会让人特别期待导演以后的作品。
20个小明≯
第一部剧**能搞成这样相当不容易了!当校园题材完全够看,人物之间的塑造足够细腻动人,几个灵光乍现的段落也足够惊喜,没有日式霸凌简直大快人心,****的部分恍惚间让人想起《冰菓》…
桃桃林林
最后套用了一个《超级坏》式的结尾,所以整体其实仍是一部青春片。而涉及到的那些近未来、末世话题、对政治的参与以及**世界的反抗等等,都是为这个青春话题*务的,基本还是友***情、步入成年的困惑、存在感等常规话题。不过音乐用得真挺好的。
胤祥
#10676. #8th PYIFF# 卧虎-评审团奖。前入围2024***地平线。蛮好的青春片,跟《大逃杀》可以连着看的、以学校提喻社会的构思,青春片+政治议题,犬儒式的“政治冷感”甚至比“青春热血”写得还到位,同时也处理了“在**国人”的议题。“近未来”对日本国家集权的想象甚至在2024年8月的“南海海槽巨大地震”中几乎成了现实。音乐……真是教授遗风,**、节奏型和效果器都一样……
宇文秋实
很对路,也是我们对校园**行为与经历的思辨。想到上初二的时候,手欠把装在室外楼梯上的摄像头掰转到另一个方向,却没想到在扭转的过程中镜头扫过了自己的脸。下午教导主任就把我从课堂上拎出来,在**室回放给我看,我至今忘不了那一晃而过缺了半颗牙的笑容。叛逆得可爱一点还是严肃地去争取校园里的公共权利,后者似乎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从未有过,它只出现在对历史浪漫化的想象中。拆除作为校园行为评估的**系统,是运动家的胜利,保守派的悲鸣,恶作剧者们则为少了个乐子叹了口气。
烤芬
好久没看到让我在乎的青春片,哪怕许多桥段如此老套,但它让我成功回到了某种身份政治的舒适圈和一种老派的对**与觉醒的厚望。到底哪部分属于未来呢?至少灾难的阴影、右翼政党以及在“单一民族”的制度之下涌动的多元文化早已成现实,而**和意识形态的****或许在日本还没有体现为如此强势的入侵,但它也属于当下(和别处)远多过未来。也许只是导演在 Fumi 身上寄托了**的幽灵,而心诚者想要笃信幽灵在被召唤的路上,(“日本”)年轻人终被附身并非空想,于是有“近未来”。原声比画面要恢弘悲怆得多,影像不乏灵气*人的片段,虽然也偶有拖沓,但对青春感的处理又很得当。Kou 从头到脚简直是商业 BL漫画的体育社团梦中情攻!比无数耽改的选角强一万倍!